一、部门概况
(一)机构、人员构成
常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市国资委),正处级,为市人民政府直属特设机构。市国资委于2005年6月挂牌成立,内设办公室、人事科、产权管理科、考核评价科、企业改革科、资本、监事会工作科7个科室和1个委属事业单位(市国资委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处)。
市国资委2016年有人员36人,其中在职人员29人,离退休干部7人。编办核定行政编制25个,事业编制4人。
(二)单位主要职责
根据《常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常政办改〔2015〕32号),市国资委的主要职能是:
1、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制度和办法并组织实施。
2、根据市人民政府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保障出资人权益,对所监管企业的国有资产及城市公用无形资产进行管理,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力度;依法指导和监督区县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3、承担监督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4、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推进所监管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指导所监管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与产权(股权)招商引资与资本合作;组织协调常德市企业与央企、省企对接合作工作。
5、负责归口管理企业党建工作和按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干部。
6、依照有关规定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监管企业派出监事,并负责其日常管理。
7、参与制定和执行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管理制度,组织所监管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等。
二、部门财务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2016年本年收入905.57万元,上年结转结余72.86万元,合计本年可用收入978.43万元;本年支出714.91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263.52万元。
2016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14.91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271.53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29.8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13.57万元。
(二)部门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6年收入年初预算数558.62万元,决算数905.57万元。
2016年支出年初预算数558.62万元,决算数714.91万元。
(三)“三公经费”支出使用和管理情况
2016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56.32万元,比上年减少12.12万元,减率17.71%,主要是因为我委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八项”“九项”“十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2016年公务接待费42.63万元,与上年相比下降1.78万元。公务接待主要用于单位之间的工作调研,以及招商引资活动等。公务接待严格按程序审批,控制用餐标准,不搞高消费,经费使用严格贯彻党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常德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办法》。
公务用车购置、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3.69万元。公务用车于2016年9月份进行公车改革,单位只有一台公务用车,费用支出与上年相比下降4.44万元;
2016年因公出国出(境)费用无。因公出国(境)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按程序审批。
三、部门绩效目标
(一)部门绩效总目标
1、整章建制,完善国资监管制度;开展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清产核资,推动国资监管全覆盖;优化监管方式,完善监督机制;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
2、加强国资国企改革的组织顶层设计;突出规划引领,着力发展企业主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改革改制和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着力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巩固和扩大央企及战略投资者对接。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委系统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4、加强与央企、省企对接,争取优质企业落户常德;做好编修国有资产管理志工作;做好央企、省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管理工作;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服务工作。
(二)年度部门绩效目标
1、产出指标。
成立1个市国资监管领导小组;将监管企业分为三种类型,实行分类监管,对12家监管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考核,在1-2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3家部门所属国有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制定出台7个以上的国资监管规范性文件。对接央企省企及战略投资者,争取1-2个项目签约。实施“五个一”学习工程。国有资产管理志的编修工作正在进行,明年基本可以完成。安排国企退休人员体检一次,重阳春节进行慰问。
国资监管和企业党建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企业改革和转型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各项工作全面完成预期目标,完成率达到100%。
2、效益指标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0%以上,对接引进央企及战略投资者1家以上。完成创森工作任务。社会各界对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转型发展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监管企业满意度95%以上。
四、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的要求,我们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自评方案进行研究和部署,党组成员及机关各科室全程参与,按照自评方案的要求,对照各实施项目的内容逐条逐项自评。在自评过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偏差,为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
五、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评分,市国资委得分91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为“优秀“。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企业经济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
1、企业运行质效不断提升。纳入2016年经营业绩考核的10家企业全部实现了盈利。据快报统计,截止2016年底,纳入统计分析的21家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424.73亿元,同比增长19.96%;净资产总额1093.49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各项收入82.34亿元,同比增长117.65%;实现账面利润13.87亿元,同比增长252%。
2、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为确保项目建设资金链不断,各企业狠抓融资创新和债务置换,积极开展PNN、私募公司债、永续债、企业债等直接融资,融资成本不断下降、融资期限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市城投集团、市经投集团、市交建投集团、市农投集团等4家企业共签订融资合同386.38亿元(市融资办数据),到位资金318.12亿元,保证了项目投资和还本付息的资金需求。新签合同平均融资期限为6.88年,比2015年平均期限6.64年延长0.24年;平均融资成本为6.23%,比2015年综合平均成本7.4%下降1.17个百分点。
3、服务社会民生有为有位。市工投公司累计为4029户“双创”群体担保贷款3亿多元,为59家工业企业滚动发放过桥资金5.2亿元,为企业降低过桥融资成本8成以上。市农投集团积极支持涉农企业发展,为上百家农村合作社、养殖专业户提供了融资支持。财鑫金控集团全年为1189户/次企业提供了融资担保服务,业务总量达72.07亿元,落实惠企政策共优惠担保收费183.68万元。公交公司新增新能源汽车200台,年运送乘客1.35亿人次。自来水公司配合海绵城市建设,完成了7.2公里供水管网的新建和38公里管网的改造,为7553户低保户落实了水量优惠政策,提升网点服务质量,全年业务受理6000余人次,无一起投诉事件发生。
(二)企业改革和转型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1、稳步推进国企改革。推进企业瘦身健体,共清理注销了5家僵尸企业和业务整合企业。积极支持集团下属二级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沅江隧道PPP项目已开工,污水净化中心PPP项目即将启动,推荐双鑫小贷公司列入了全省职工持股改革试点企业。指导和支持财鑫集团成功转型升级为财鑫金控集团,成为全省地州市第一家金融控股平台。着力推进驻常央企、省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报请市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工作方案,共完成供水改造4810户、供电改造9118户。
2、创新发展企业主业。各监管企业围绕企业的战略定位,在做强主业、深耕产业上持续发力,加大自营项目投资,增强了发展后劲。城投集团积极布局金融产业及建筑工业化、地产运营等项目,实现了业务的创新与突破,特别是引进国内最新的“互联网+停车”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化服务和管理停车问题,使市民停车可以“一键”搞定。经投集团狠抓产业经营,医疗、金融、房地产、服务业、旅游五大产业蓬勃发展,品牌影响力逐渐显现。农投集团精心打造“武陵红”品牌,面市后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津市、桃源设立两家村镇银行已开门营业。市交投集团、欣运集团积极布局绿色出行、新能源等业态,配套我市“十三五”期间9430个充电桩建设规划,成立了湖南乐善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公司已进入实质性运作。
3、着力强化企业管理。城投集团全面启动对公司的管理咨询,基本明确了公司“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定位与战略规划。经投集团加强集团管控,实施财务、人事管理权限下放,充分激发和释放了子公司的活力与能量。欣运集团强化劳动人事管理,全面实施经营机制改革,精减管理层职数12个,撤并基层机构13个,精减劳动用工39名,提高了工作效率。组织各企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安全生产的督导检查,确保了全系统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4、不断扩大对接合作成果。一年来,市国资委共拜访央企、省企及战略投资者20多家,洽谈项目50多个。先后牵头组织或参加了湖南省与央企“产融学”合作座谈会等5次以上较大规模的对接活动,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湖南日报头版对我市的对接央企工作给予了肯定。由我委历时五年牵头引进的总投资30亿元的中蓝科技常德石墨烯产业园项目,去年3月31日正式签约落户常德经开区,目前第一期项目已点火投产。
(三)监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1、规范国资监管有新举措。去年,我们报请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市国有资产监管领导小组,委机关成立了绩效考核、投资管理等10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决策程序,提高了科学决策水平。修订完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办法,制定出台《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监管企业综合考核办法》《监管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配合人社部门制定了《深化常德市市管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国资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2017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在2016年18%的基础上提高到了21%,上缴收益额增长44%。
2、强化自身建设有新风貌。瞄准建设一流机关、打造一流队伍的目标,委机关着力增强服务意识、搞活用人机制、提高队伍素质,激发机关活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融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年共为投融资公司注入资产117.05亿元。搭建学习交流、干部交流、文体活动三大平台,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规范了干部任职管理,系统联合工会活动做到了经常化。完善委机关机构设置,增设了党建指导科,提拔任用了5名科级干部,对部分科长岗位进行了轮岗,对科室人员和职能分工进行优化调整,调动了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一年来,市国资委先后荣获2015-2016年市州国资监管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及全市综治、优化环境、宣传思想、招商引资、脱贫攻坚等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四)国企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企业党建的部署和要求,我们突出工作重点,认真履职抓落实,推动委系统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1、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严格督促检查,委系统共开展全面督导5次,重点指导25个党组织,还邀请市督导组重点对城投、经投进行督导,建立了督查台账。委系统选派的3名选手在全市“两学一做”电视知识竞赛中进入决赛,取得优异成绩。城投集团、工投公司分别迎接了国企党建工作调研和省委组织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检查,得到调研检查组的充分肯定。从考核评议结果来看,委系统党建工作在全市行业系统位列前茅。
2、圆满完成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按照去年党建工作的“7+2”9项重点任务目标,委系统各企业认真开展了党代会代表和党员违纪违法未给予相应处理情况的排查清理,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了集中排查,按相关文件要求对流动党员和失联党员进行了处置。分类建立基层党组织换届情况台账,企业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年底前全部完成。召开党员党费收缴工作调度会,对委系统各企业党费收缴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精心组织委系统“荷花品格,梅花精神”系列廉洁文化活动,派出5名选手参加全市“荷花品格、梅花精神”常德故事演讲比赛,市国资委获得优秀组织奖,4人进入复赛,3人进入决赛,获得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3、积极开展“两个专项整治”。按照市纪委、市国资委党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委纪委和纪检组的指导监督下,各企业认真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及“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整治工作,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及谈话制度,精心制定方案,认真动员部署,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一批突出问题进行了整改,使“四风”突出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为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作风保障。委纪委严格执纪问责,对信访举报的3名责任人给予了纪律处分,对城投龙马公司原董事长万桃清给予了开除党籍的处分,在委系统树立了正气。
4、加强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先后组织举办了浙江大学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党务骨干培训、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产权登记业务培训等各项培训活动,组织举办“道德模范在身边”进企业学习宣讲活动,促进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在文化建设方面,委系统以“和顺优为”管理新理念为指引,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经投集团荣获201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我们还举办了首届男子篮球赛和首届乒乓球邀请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委领导、企业负责人、干部职工参与度高,极大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充分展示了国资国企的良好形象。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门预算完成率不高,年底结余资金较大,主要原因是:部分资金下达时间较晚,财务调账不及时。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经费90万元10月18日才到账,相关工作费用已经在公务费等其他项目中列支。
八、改进措施和建议
建议财政相关部门调整相关资金下拨时间,对当年预算内资金及时拨付。
2017年8月18日
一、部门概况
(一)机构、人员构成
常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市国资委),正处级,为市人民政府直属特设机构。市国资委于2005年6月挂牌成立,内设办公室、人事科、产权管理科、考核评价科、企业改革科、资本、监事会工作科7个科室和1个委属事业单位(市国资委退休人员服务管理处)。
市国资委2016年有人员36人,其中在职人员29人,离退休干部7人。编办核定行政编制25个,事业编制4人。
(二)单位主要职责
根据《常德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常政办改〔2015〕32号),市国资委的主要职能是:
1、贯彻执行国家、省有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制定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制度和办法并组织实施。
2、根据市人民政府授权,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保障出资人权益,对所监管企业的国有资产及城市公用无形资产进行管理,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力度;依法指导和监督区县市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工作。
3、承担监督所监管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
4、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推进所监管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指导所监管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与产权(股权)招商引资与资本合作;组织协调常德市企业与央企、省企对接合作工作。
5、负责归口管理企业党建工作和按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干部。
6、依照有关规定代表市人民政府向所监管企业派出监事,并负责其日常管理。
7、参与制定和执行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有关管理制度,组织所监管企业上交国有资本收益等。
二、部门财务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2016年本年收入905.57万元,上年结转结余72.86万元,合计本年可用收入978.43万元;本年支出714.91万元,年末结转和结余263.52万元。
2016年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14.91万元,包括工资福利支出271.53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29.82万元,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113.57万元。
(二)部门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16年收入年初预算数558.62万元,决算数905.57万元。
2016年支出年初预算数558.62万元,决算数714.91万元。
(三)“三公经费”支出使用和管理情况
2016年度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三公”经费支出56.32万元,比上年减少12.12万元,减率17.71%,主要是因为我委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八项”“九项”“十项”规定,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
2016年公务接待费42.63万元,与上年相比下降1.78万元。公务接待主要用于单位之间的工作调研,以及招商引资活动等。公务接待严格按程序审批,控制用餐标准,不搞高消费,经费使用严格贯彻党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及《常德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实施办法》。
公务用车购置、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13.69万元。公务用车于2016年9月份进行公车改革,单位只有一台公务用车,费用支出与上年相比下降4.44万元;
2016年因公出国出(境)费用无。因公出国(境)严格遵守相关规定,按程序审批。
三、部门绩效目标
(一)部门绩效总目标
1、整章建制,完善国资监管制度;开展市属经营性国有资产清产核资,推动国资监管全覆盖;优化监管方式,完善监督机制;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
2、加强国资国企改革的组织顶层设计;突出规划引领,着力发展企业主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企业改革改制和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着力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巩固和扩大央企及战略投资者对接。探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在委系统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企业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4、加强与央企、省企对接,争取优质企业落户常德;做好编修国有资产管理志工作;做好央企、省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管理工作;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服务工作。
(二)年度部门绩效目标
1、产出指标。
成立1个市国资监管领导小组;将监管企业分为三种类型,实行分类监管,对12家监管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考核,在1-2家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3家部门所属国有企业开展清产核资。制定出台7个以上的国资监管规范性文件。对接央企省企及战略投资者,争取1-2个项目签约。实施“五个一”学习工程。国有资产管理志的编修工作正在进行,明年基本可以完成。安排国企退休人员体检一次,重阳春节进行慰问。
国资监管和企业党建工作得到明显加强,企业改革和转型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各项工作全面完成预期目标,完成率达到100%。
2、效益指标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100%以上,对接引进央企及战略投资者1家以上。完成创森工作任务。社会各界对国资监管和国企改革、转型发展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监管企业满意度95%以上。
四、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根据绩效评价的要求,我们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自评方案进行研究和部署,党组成员及机关各科室全程参与,按照自评方案的要求,对照各实施项目的内容逐条逐项自评。在自评过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偏差,为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
五、综合评价结果
根据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评分,市国资委得分91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为“优秀“。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一)企业经济社会效益进一步提高
1、企业运行质效不断提升。纳入2016年经营业绩考核的10家企业全部实现了盈利。据快报统计,截止2016年底,纳入统计分析的21家监管企业资产总额2424.73亿元,同比增长19.96%;净资产总额1093.49亿元,同比增长13.6%;实现各项收入82.34亿元,同比增长117.65%;实现账面利润13.87亿元,同比增长252%。
2、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为确保项目建设资金链不断,各企业狠抓融资创新和债务置换,积极开展PNN、私募公司债、永续债、企业债等直接融资,融资成本不断下降、融资期限结构不断优化。2016年,市城投集团、市经投集团、市交建投集团、市农投集团等4家企业共签订融资合同386.38亿元(市融资办数据),到位资金318.12亿元,保证了项目投资和还本付息的资金需求。新签合同平均融资期限为6.88年,比2015年平均期限6.64年延长0.24年;平均融资成本为6.23%,比2015年综合平均成本7.4%下降1.17个百分点。
3、服务社会民生有为有位。市工投公司累计为4029户“双创”群体担保贷款3亿多元,为59家工业企业滚动发放过桥资金5.2亿元,为企业降低过桥融资成本8成以上。市农投集团积极支持涉农企业发展,为上百家农村合作社、养殖专业户提供了融资支持。财鑫金控集团全年为1189户/次企业提供了融资担保服务,业务总量达72.07亿元,落实惠企政策共优惠担保收费183.68万元。公交公司新增新能源汽车200台,年运送乘客1.35亿人次。自来水公司配合海绵城市建设,完成了7.2公里供水管网的新建和38公里管网的改造,为7553户低保户落实了水量优惠政策,提升网点服务质量,全年业务受理6000余人次,无一起投诉事件发生。
(二)企业改革和转型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
1、稳步推进国企改革。推进企业瘦身健体,共清理注销了5家僵尸企业和业务整合企业。积极支持集团下属二级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沅江隧道PPP项目已开工,污水净化中心PPP项目即将启动,推荐双鑫小贷公司列入了全省职工持股改革试点企业。指导和支持财鑫集团成功转型升级为财鑫金控集团,成为全省地州市第一家金融控股平台。着力推进驻常央企、省企“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报请市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出台了工作方案,共完成供水改造4810户、供电改造9118户。
2、创新发展企业主业。各监管企业围绕企业的战略定位,在做强主业、深耕产业上持续发力,加大自营项目投资,增强了发展后劲。城投集团积极布局金融产业及建筑工业化、地产运营等项目,实现了业务的创新与突破,特别是引进国内最新的“互联网+停车”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化服务和管理停车问题,使市民停车可以“一键”搞定。经投集团狠抓产业经营,医疗、金融、房地产、服务业、旅游五大产业蓬勃发展,品牌影响力逐渐显现。农投集团精心打造“武陵红”品牌,面市后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在津市、桃源设立两家村镇银行已开门营业。市交投集团、欣运集团积极布局绿色出行、新能源等业态,配套我市“十三五”期间9430个充电桩建设规划,成立了湖南乐善新能源有限公司,新公司已进入实质性运作。
3、着力强化企业管理。城投集团全面启动对公司的管理咨询,基本明确了公司“十三五”期间的发展定位与战略规划。经投集团加强集团管控,实施财务、人事管理权限下放,充分激发和释放了子公司的活力与能量。欣运集团强化劳动人事管理,全面实施经营机制改革,精减管理层职数12个,撤并基层机构13个,精减劳动用工39名,提高了工作效率。组织各企业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层层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加强对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安全生产的督导检查,确保了全系统无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4、不断扩大对接合作成果。一年来,市国资委共拜访央企、省企及战略投资者20多家,洽谈项目50多个。先后牵头组织或参加了湖南省与央企“产融学”合作座谈会等5次以上较大规模的对接活动,得到省市领导的一致好评,湖南日报头版对我市的对接央企工作给予了肯定。由我委历时五年牵头引进的总投资30亿元的中蓝科技常德石墨烯产业园项目,去年3月31日正式签约落户常德经开区,目前第一期项目已点火投产。
(三)监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
1、规范国资监管有新举措。去年,我们报请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市国有资产监管领导小组,委机关成立了绩效考核、投资管理等10个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完善决策程序,提高了科学决策水平。修订完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办法,制定出台《监管企业投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监管企业综合考核办法》《监管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配合人社部门制定了《深化常德市市管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的意见》,国资监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2017年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在2016年18%的基础上提高到了21%,上缴收益额增长44%。
2、强化自身建设有新风貌。瞄准建设一流机关、打造一流队伍的目标,委机关着力增强服务意识、搞活用人机制、提高队伍素质,激发机关活力。帮助企业协调解决融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年共为投融资公司注入资产117.05亿元。搭建学习交流、干部交流、文体活动三大平台,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规范了干部任职管理,系统联合工会活动做到了经常化。完善委机关机构设置,增设了党建指导科,提拔任用了5名科级干部,对部分科长岗位进行了轮岗,对科室人员和职能分工进行优化调整,调动了干部队伍工作积极性。一年来,市国资委先后荣获2015-2016年市州国资监管工作先进单位、市级文明单位及全市综治、优化环境、宣传思想、招商引资、脱贫攻坚等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四)国企党建工作进一步加强
按照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企业党建的部署和要求,我们突出工作重点,认真履职抓落实,推动委系统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加强。
1、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专题教育。严格督促检查,委系统共开展全面督导5次,重点指导25个党组织,还邀请市督导组重点对城投、经投进行督导,建立了督查台账。委系统选派的3名选手在全市“两学一做”电视知识竞赛中进入决赛,取得优异成绩。城投集团、工投公司分别迎接了国企党建工作调研和省委组织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检查,得到调研检查组的充分肯定。从考核评议结果来看,委系统党建工作在全市行业系统位列前茅。
2、圆满完成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按照去年党建工作的“7+2”9项重点任务目标,委系统各企业认真开展了党代会代表和党员违纪违法未给予相应处理情况的排查清理,对党员组织关系进行了集中排查,按相关文件要求对流动党员和失联党员进行了处置。分类建立基层党组织换届情况台账,企业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年底前全部完成。召开党员党费收缴工作调度会,对委系统各企业党费收缴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精心组织委系统“荷花品格,梅花精神”系列廉洁文化活动,派出5名选手参加全市“荷花品格、梅花精神”常德故事演讲比赛,市国资委获得优秀组织奖,4人进入复赛,3人进入决赛,获得2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
3、积极开展“两个专项整治”。按照市纪委、市国资委党委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在委纪委和纪检组的指导监督下,各企业认真开展“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及“纠‘四风’、治陋习”专项整治工作,组织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及谈话制度,精心制定方案,认真动员部署,开展自查自纠,对发现的一批突出问题进行了整改,使“四风”突出问题得到进一步解决,为推进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作风保障。委纪委严格执纪问责,对信访举报的3名责任人给予了纪律处分,对城投龙马公司原董事长万桃清给予了开除党籍的处分,在委系统树立了正气。
4、加强人才队伍和企业文化建设。先后组织举办了浙江大学干部素质提升培训、党务骨干培训、纪检监察干部业务培训、产权登记业务培训等各项培训活动,组织举办“道德模范在身边”进企业学习宣讲活动,促进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在文化建设方面,委系统以“和顺优为”管理新理念为指引,广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企业文化内涵。经投集团荣获2016年度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我们还举办了首届男子篮球赛和首届乒乓球邀请赛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委领导、企业负责人、干部职工参与度高,极大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充分展示了国资国企的良好形象。
七、存在的主要问题
部门预算完成率不高,年底结余资金较大,主要原因是:部分资金下达时间较晚,财务调账不及时。2016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工作经费90万元10月18日才到账,相关工作费用已经在公务费等其他项目中列支。
八、改进措施和建议
建议财政相关部门调整相关资金下拨时间,对当年预算内资金及时拨付。
2017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