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国资国企改革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国资委面对繁重艰巨的发展任务、接踵而至的政策调整和社会各界对国资国企工作的热切关注,委机关全体干部团结一心、克难奋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特点:
一、深化改革,推动企业转型发展有成效
委领导和各科室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全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探索实施了一系列的改革,各项工作都取得积极进展。
(一)城建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顺利。为适应全国地方政府债务审计后的新形势,防范财政债务风险,市委、市政府将城建投融资公司体制改革作为2014年市里确定的10项自主改革项目之一积极推进。这项工作虽然由财政局牵头,但我委全力配合、主动作为,为拟订改革方案提出了很多好建议。方案出台后,我们积极组织实施:一是全面完成企业领导人去行政化改革。配合市委组织部对原由市委选派到国有企业任职的具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进行清理,对我委委派的在国有企业担任兼职董事、监事及监事会主席并且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也一并进行了清理调整。对留任企业人员一律不再保留公务员身份,一律不再保留财政统发工资,从根本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领导人身份“两张皮”的问题。为进一步规范管理,还配合市委组织部出台了《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实施办法》和《市属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党的建设工作实施办法》。二是实施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为配合投融资体制改革和企业领导人去行政化改革,委领导班子将企业负责人薪酬改革列入2014年重要议事日程,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制定了《常德市市属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市本级政府投融资公司负责人薪酬改革方案》,并报请市政府第45次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和批准。从8月份开始,在城投、经投等6家企业中正式实施,这项改革的实施标志着与企业领导人选任方式相匹配的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基本建立。三是积极指导企业应对投融资新形势。去年9月份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43号文),明确要剥离融资平台公司政府融资职能,收紧了投融资平台的信贷规模,倒逼企业转型发展,投融资公司融资难度明显加剧。为此,委机关多次组织召开专题研讨会,帮助企业分析形势,研究对策,提出建议,并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全年为5家企业新注入11笔总额达90.58亿元的资产,帮助企业解决融资抵押物不足的燃眉之急。对企业投融资事项提供快捷、优质服务,坚持急事急办、特事特办,帮助投融资公司抢抓机遇,争取将对接的融资全部落实到位,去年城投集团、经投集团融资超历史水平。在服务项目建设工作中,我们对企业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梳理,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加强对项目建设工作的调研、协调和跟进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进度、质量和安全。去年,归口管理企业累计完成重点建设项目投资67.8亿元,丁玲公园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竣工。
(二)国企改革及遗留问题处理平稳有序。为加快推进我市新型工业化建设步伐,市委、市政府决定在整合市中达公司和市经技投公司的基础上,设立市现代工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明确由国资委牵头负责组建。为完成组建工作目标任务,委领导班子认真研究制定公司组建方案,先后通过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的审议批准,组织对公司进行清产核资和审计,协助办理公司工商注册登记手续,完成了相关股权的配置和划转,与市委组织部衔接配齐班子,与企业协调人员安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忙而不乱,顺利完成公司组建工作。目前,工投公司运行正常。去年3月,根据市政府会议精神,青峰煤矿关停,政府派出了由相关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我委作为资产处置小组的牵头单位,派出专人多次深入煤矿开展工作,处置遗留问题,完成了清产核资、财务审计,拟订资产处置方案等工作,为下一步清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按照市政府和省国企改革办的要求,去年,我们会同市产权改革办全面完成了第一轮国企改革收关相关工作,得到省调研督导组高度评价,为我市争取到省财政专项奖励200万元。此外,还按照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国企改革办的要求,牵头组织了驻常中央和省属国有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以及监管企业的安全生产、节能减排和创森工作,继续做好国有企业职教幼教退休教师待遇落实有关工作,各项工作任务都圆满完成。2014年,是信访事件频发、维稳压力较大的一年,委领导和相关科室积极应对,敢于担当,耐心化解矛盾纠纷。全年接待原改制企业职工、职教幼教退休教师、企业退休职工以及涉及委系统重点项目建设、棚户区改造等方面的来信来访近500人次,协调处理了“汤圆王”拆迁、葛先华积案等一批信访问题。稳妥推进欣运集团产权界定工作,多次接待公司上访职工,耐心做好解释工作,有力地维护了委系统改革发展大局稳定。
(三)监管企业转型发展步伐稳健。企业自主投资项目是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委领导班子对此高度重视和关注,进一步加大了督导、协调和监管力度。通过优化考核指标,加强对企业经济效益的考核,引导企业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不断拓展自营业务,加强市场化运作和风险控制,促进了公司的转型发展。加强对企业自主投资项目的跟踪问效,先后对城投集团、经投集团承担的湘西北汽贸城、湘雅常德医院、加油站、穿紫河商业街等自主经营重点建设项目定期进行调研督导,对公司反映的问题积极与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有力地推进了项目建设进度。从整体情况来看,企业市场化意识在不断提高,自主投资的力度在不断加大。一年来,企业经济运行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据财务快报统计,截止去年年底,监管企业资产总额1038亿元,同比增长27.5%,所有者权益559.9亿元,同比增长21.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39.9%,净利润10.1亿元,同比增加10.7%,显示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
二、规范履职,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有亮点
2014年,市国资委围绕深化改革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举措,国资监管工作呈现出不少亮点。
(一)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正式启动。按照市人大、市政府的要求,2014年我市正式启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工作。在配合人大、财政部门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10家监管企业进行201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编,收益收缴比例为企业净利润的15%。为做好预算编制、收益收缴等工作,多次组织相关企业召开座谈会、动员会、培训会进行部署和推动,会同财政局制定并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常德市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试行办法》,完成了制定相关配套文件、设计相关表格等基础工作。7月底前各企业已将国资经营收益共327万元上缴到财政专户。下半年,我委又启动201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编制工作,进一步扩大了预算编制范围,将条件成熟的、包括其他部门管理的17家企业纳入预算编制范围。这项工作的启动代表了国资委作为出资人享有的国有资本收益权的落实到位,对完善国有企业收入分配制度,解决国有企业发展中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不断完善。为与改革要求相适应,2014年,我们对经营业绩考核体系进行了很大的调整,不再直接考核子公司,对投融资公司就不再考核融资额度,转为考核融资成本,考核的结果直接与企业负责人薪酬兑现挂钩。为科学制定考核指标体系,我们多次与市财政局、市城市办、市重点办等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充分征求相关企业意见,并报请市政府召开专题会研究后,对监管企业考核指标进行了优化和完善。按照功能类、公益类、竞争类不同的功能定位,对监管企业实行分类考核和管理,在保证基本指标体系和计分办法一致的情况下,根据各类企业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制定不同的具体指标。通过优化考核指标,实行“一企一考”,推行对标考核,强化动态考核,使业绩考核工作更加完善和科学。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逐步规范。近些年来,监管企业特别是投融资公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带来的职工人数增速过快、总额失控问题,一直是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风险隐患,也是委领导班子高度关注的问题。为化解这一矛盾,2014年,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市国资委关于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通知》,开始对企业用工规模实行总额控制,推动企业实施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同时,积极指导企业大力推行中层竞聘上岗,探索用市场化方式选聘专技人员,拓宽了企业选人用人渠道。通过规范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发展的活力在不断增强。
此外,我委还在加强企业重大事项管理、产权管理,规范企业国有资产评估,改进监事会工作以及加强对县市区国资监管工作指导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三、对接合作,引进战略投资者有进展
去年,我委继续致力于央企对接和战略投资者特别是新材料项目的引进工作,委领导先后10次陪同市委、市政府领导登门拜访有关企业及省有色金属管理局,资本合作科积极衔接协调,还抽调专人到新材料项目办集中办公。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该项目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经完成初步可研和1000亩土地平整,签订拆迁协议520多户,倒房356户,正在进行土地报批、项目环评、水土保护、征占用林地报批等工作,项目建设涉及的德山大道、尚德路完成了清表和拆迁工作,已形成黄色路面。同时,为扩大对接,完成项目开发任务,我委建立项目库收集整理项目99个,主动联系企业45家,接待来常企业高层50多人次,推介项目50多个。先后拜访了国新控股、中远集团、中国国药公司、长沙赛维能源、昆明百年好业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部分项目正在深入洽谈中。我们的对接合作工作多次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好评。
四、加强党建,扎实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收获
(一)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去年2月下旬,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我委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次活动时间长、标准高、要求严,工作量非常大。在历时8个多月、3个环节的活动中,我们准确把握活动各环节的时间节点,抓住关键环节,认真做好资料、信息、文件精神的上传下达及巡回指导等工作,建立了周工作计划和月工作小结制度,使活动各项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活动期间共组织集中学习7次,外请领导专题辅导3次,印发活动简报11期。通过他们的精心组织,使整个活动始终保持了高位推进的良好态势,得到了市委督导组的充分肯定。
(二)党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完善了企业基层党组织设置,积极督促指导城投集团等党组织按期进行了换届选举,市农业投、工业投完成了党组织设置。继续深化创先争优,在委系统选树了一批先进典型,召开七一表彰会进行了通报表彰。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先后在委系统举办党务知识培训和发展党员工作培训。严把党员发展关,委系统全年新发展党员20名。为提升队伍素质,组织委系统相关人员参加了省国资委举办的培训班,还联合政务中心举办了项目报建员培训,邀请专家、教授来委机关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作风建设以及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干部队伍政治理论和业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三)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加强。按照“反四风”的有关要求,制定了公务接待实施细则,公务接待从严从俭,加强了公务用车管理,杜绝了公车私用,一年来,委机关“三公”经费明显下降。组织开展了“四风”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公开拍卖了一批超标公务用车,清理了机关和企业的办公用房。委纪委组成联合督查组,五次对企业遵守作风建设相关规定的情况进行明察暗访并通报,起到了很好的震摄作用,系统作风明显转优。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委领导班子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委纪委积极开展廉洁教育活动,切实做好来信来访和案件查办工作,通过组织召开反腐倡廉教育大会,开展警示教育活动,使机关干部队伍拒腐防变之弦越绷越紧。
(四)群团组织工作有声有色。工会组织成立了游泳、羽毛球、自行车、登山等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去年一年,是委机关文体活动最多最丰富的一年,通过活动,大家锻炼了身体,增进了了解,增强了机关的活力和凝聚力。此外,工会开展的双联工作,也得到市总工会的一致好评。团工委、关工委分别组织了“青春相约”联谊活动和赴桑植的红色革命教育活动,为和谐机关建设添油加码。计生和妇委会方面,我委还荣获了“红旗单位”的称号。
回顾一年的工作,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在工作中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体现在机关的学习风气还不够浓厚,有的同志对政治学习不感兴趣,对业务学习不花力气,政治上缺少敏锐性,业务上没有创新性;工作创新精神不足,满足于一般应付,缺少创新的精神和创一流的干劲;个别同志工作积极性不高,心思不用于工作上;个别同志组织纪律性不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等。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克服。